教师培训

关于开展“数智领航: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系列直播培训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5-03-20来源:【教务处】浏览:

2025年春季学期,为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助力教师在数智时代的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发中心联合超星集团开展主题为“数智领航: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系列直播培训。将邀请教学领域行业专家、教学创新先行者、教学竞赛获奖者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专家等,从赛教互进与教研提升、教育数字化探索与实践、质量保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真知灼见,传播宝贵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经验。

此次系列培训共有三个模块,现将培训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对AI赋能教学、教育数智化等感兴趣的教师。

二、培训形式

本次系列活动将以超星线上直播开展。

三、日程安排

模块

时间

直播主题

专家

赛教互进与教研提升

3月27日

15:00-16:00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教创赛经验分享

林媛

电子科技大学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

4月3日

15:00-16:00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青教赛工科备赛要点与参赛感悟

谢斌

中南大学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国赛一等奖

4月10日

15:00-16:00

在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助力课程变革

——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经验分享

尚荣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国赛特等奖

4月17日

15:00-16:00

教学学术(SoTL)——从思想到实践

高琪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学术委员会委员

4月24日

15:00-16:00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与成果培育的一点体会

王淑珍

中山大学

教育部高等院校审核评估工作专家组委员

教育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5月8日

15:00-16:00

课程、教材数字化的一体化实践探索

蒋玉龙

复旦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5月15日

15:00-16:00

基于“师-机-生”深度交互的智慧课程建设

朱永海

首都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5月22日

15:00-16:00

课程智慧化建设与创新应用

姚缨英

浙江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5月29日

15:00-16:00

AI赋能的学术英语智慧课程建设及创新教学实践

钱希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负责人

质量保障与人才培养

6月5日

15:00-16:00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理念及落地路径

贺利坚

烟台大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6月12日

15:00-16:00

跨领域人才培育与成效评估机制

李纹霞

台湾大学

中国ISW核心小组联合主席

备注:活动安排以最终日程为准

四、主讲团队

林媛: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自2008年回国以来主要从事柔性无机薄膜电子器件的研究。 学术兼职:美国陶瓷协会会员,美国材料学会会员,半导体学报编委,硅酸盐学报编委。

谢斌: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2022年4月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2024年8月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

尚荣华: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特聘教授、“课程思政首席教授”、“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连续五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长期从事计算智能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IEEE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了包括1项“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20余项科研项目。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专项奖”、“第一批全国高校智慧课程”最佳案例、“陕西省第五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材一等奖”(1/5)、“第四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连续三年“本科优质教学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高琪: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国际教学学术学会首批会士(ISSOTL Fellow),中国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学术委员会委员, FDW认证教学技能培训师,FD-QM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质量标准评审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人工智能之模式识别》负责人。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和教学学术(SoTL)研究,主讲多门精品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慕课。曾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最佳教案奖、中国自动化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T-more优秀教师奖、迪文优秀教师奖等。

王淑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参与《临床医学导论》教学,从事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28年,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10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教学成果奖9项。发表教学论文60多篇。任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医学教育研究(电子版)》 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导论》编委,《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导论》(第二版)副主编、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院校审核评估工作专家组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蒋玉龙:博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卓学计划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IEEE/EDS-CPMT上海联合支会主席。1999-2005年在复旦大学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7月起受聘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从事集成电路先进工艺与器件、功率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在IEEE EDL、TED微电子标志性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发表几十篇研究论文;多次担任国际结技术研讨会程序委员会共主席和国际固态与集成电路技术大会秘书长、程序委员会共主席。2003年12月在华盛顿曾获得“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电子器件分会全球研究生奖学金(IEEE/EDS GSF)”。

朱永海: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在线教育与混合教学,人工智能教育。

姚缨英: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实验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地区高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会理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浙江大学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主编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实验教程》获浙江省优秀教材,主编系列教材之一《电路原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负责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4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6篇,组织开发多项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探究性实验项目、综合创新实验平台、网络化测量平台、远程实验平台以及集成化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钱希: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省级文科重点实验室(AI-LRC)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访问学者,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负责人,省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负责人,陕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教学团队负责人,陕西省首门数字人慕课负责人,陕西省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课程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后备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研究方向为学术英语教学与测评、外语教育技术、外语教师发展等。主持省部级、校级科研及教改项目20余项,主编教材与数字课程4部,主讲慕课5门(其中国一流2门、省一流2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等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获得语言类软件著作权6项。曾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项;获得省级科研奖2项;指导学生获得外语学科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20余次。

贺利坚:博士,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翻转课堂实践专家,埃里克森专业教练,ISW教学技能工作坊认证引导员(FDW),阳明心学传习人。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直面地方高校中的现实问题,在多门计算机专业课中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主持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一门,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两项。受全国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师资培训专业机构邀请,利用报告、工作坊、网络直播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翻转教学法、课程思政、OBE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师资培训400余场,受益教师三万余人次。

李纹霞: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ISW国际咨询委员会亚洲区委员、中国ISW核心小组联合主席、ISW国际认证资深培训师。曾任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别顾问、武汉轻工大学特聘兼任教授、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副组长。曾获得台湾高校教学实践研究工程领域绩优计划奖(2020)、三次通识课程绩优计划奖(多元文化与媒体再现课程),并在中英文学术期刊和全英国际会议发表近五十篇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创新业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等学术论文。亦常受邀在大陆各高校开展工作坊与研修班。开授主题包括:成果导向课程设计与实务、多元评量理念与rubric设计、互动教学理念与带领技巧、学生小组发展理论与教学策略、TBL和PBL课程教学理念与实务、团队导向学习理念与引导实务、创新课程教学成效评估机制、学习风格理论与教学策略、焦点讨论法 (ORID)、设计思考法体验等工作坊。

五、操作流程

本次直播活动支持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网页端两种方式观看。

(一)通过手机学习通APP观看

1、登录、绑定工号

*请老师先下载学习通,首次使用,点击“新用户注册”,使用手机号实名注册账号,再输入单位uc码:10888(点击下方弹出的单位名“温州理工学院”),绑定工号。

如果已经登陆,还未绑定工号,点击“我”的界面头像,先点击姓名,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点击保存。再点击“绑定单位”-“添加单位”,单位验证输入单位UC码:10888,下一步,输入工号,完成单位添加。

如之前学习通已登录并绑定工号,系统会记录登录状态,不需再次登录。

2、进入课程班级观看直播

登陆后,在学习通“首页”,右上角点击“邀请码”输入课程班级邀请码1245075,或在此处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课程班级,进入课程后,点击“章节”,找到对应培训直播,即可观看。

3.25.jpg

        (二)通过电脑端观看

https://wzut.mh.chaoxing.com进入学校网站,点击页面上的“用户登录”进入到登录页面。 输入“统一身份认证”账号以及密码,自动返回首页后,鼠标移上右上角的姓名,点击“进入空间”,进入学习空间。个人空间右上角“输入邀请码”,输入课程班级邀请码1245075,进入课程章节页面的直播入口,即可观看直播。

(三)技术支持

     教师在绑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超星技术员:15258720503 陈文 18428374968熊欢欢

六、学时获得

教发中心将根据后台导出的观看时长计算学时,2学时/场,回看课程不计学时。教师观看前请务必确认“学习通”的账号已绑定单位和工号,否则将无法计入学时。

七、联络人

如需咨询可联系肖老师,联系方式:13634269020/662020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5年3月5日